紫斑與皮疹可從以下三點鑑別:
1.是否高出皮膚:紫斑一般不高出皮膚,皮疹多高出皮膚;
2.紫斑壓之不褪色,皮疹壓之褪色;
3.以手撫之:紫斑撫之不礙手,皮疹撫之多礙手
紫斑一般多發生在四肢,特別是下肢最為多見。皮膚呈青紫斑點或斑塊,大小和形狀不一,按壓紫斑處,其色不褪。紫斑面積小,數量少,則出血較少,斑色紅赤,病情較輕;面積大,數量多,則出血較多,斑色紫黑,病情較重。臨床常見證型有:①血熱妄行。皮膚出現紫紅色瘀點,瘀斑,下肢較多見。紫斑形狀不一,大小不等,有的甚至互相融合成片。發熱口渴,尿黃便祕,或伴有鼻衄、齒衄、便血、尿血,苔黃,脈弦數。治宜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,方用犀角地黃湯合十灰散。②陰虛火旺。皮膚瘀點,瘀斑色紅或紫紅,時輕時重,或有鼻衄、齒衄。常伴頭暈,乏力,肌膚作熱,顴紅心煩,或手足心熱或潮熱盜汗,口渴,舌質紅,苔少,脈細數。治宜滋陰降火、寧絡止血,方用茜根散加減。③氣不攝血。紫斑色紫暗淡,多呈散在性出現,時起時消,反覆發作,過勞則加重,頭暈目眩,面色蒼白或萎黃,飲食不振,神疲乏力,舌質淡,脈細弱。治宜益氣攝血、健脾養血,方用歸脾湯加味,可酌加仙鶴草、地榆、蒲黃等增強止血及化瘀消斑之功。
感謝熱心網友『執著#』投遞/修正《皮膚黏膜紫斑容易與哪些症狀混淆?》到本站
健康第一網版權所有 ©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.
申明:本站內容僅供使用者參考,請勿用作臨床使用或醫療診斷唯一憑證 | 本站轉載或引用的文章涉及版權問題的,請與站長聯系處理。